人才培养
一、专业简介
现代复杂装备系统的设计研制与运行使用以高技术为特点,以高安全为前提。提高复杂装备产品的安全性水平,是我国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和高级人才缺口。在航空航天领域,安全与可靠密不可分,围绕空天装备系统和基础设施安全需求,我院于2014年开设“安全工程”专业,并于2020年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针对复杂系统、装备、基础设施和大型结构产品的特点,基于系统安全工程思想,以保障装备自身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为目标,重点培养掌握装备研制过程安全特性形成理论和使用过程安全工程技术方法,满足复杂装备系统研制与运行中的安全技术与管理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上,本专业主要围绕复杂系统、装备和基础设施中“物”和“人”的安全,设置了如下专业核心课程:以“安全原理”为先导,来奠定专业理论基础;围绕“物”的安全,以“系统安全工程”为核心,将“系统工程基础”“可靠性工程基础”为作支撑来实现系统安全性的设计,并运用设计中的“结构安全”和运行中“安全检测与监控”来达到系统安全;围绕“人”的安全,设置“人机安全工程”来实现人机系统安全。该专业可直接为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输送硕士生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安全工程专业旨在面向现代复杂装备系统的设计研制与运行维护需要,培养热爱科学事业、具备国际视野,具有优秀科学精神和工程素养,善于系统思维和知识融合,能够运用安全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创新性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性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能以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为基础,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复杂装备的自身安全性问题,能胜任复杂装备系统研制与运行维护中的安全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可以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通信电子、网络信息等专业领域的科研和生产单位,从事安全工程技术相关的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包括:
A.职业规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工程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社会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B.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等用于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
C.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安全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D.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安全性需求的复杂装备、系统或产品,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E.研究:能够基于安全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F.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G.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安全工程实践和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H.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I.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J.沟通:能够就复安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阅读、交流与写作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K.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安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L.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学制、授予学位、最低毕业学分框架表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毕业总学分:165
授予学位类型:工学学士学位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指导性最低学分框架表
课程模块 |
序列 |
课程类别 |
最低学分要求 |
||
1 年级 |
2-4 年级 |
学分小计 |
|||
I 基础课程 |
A |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
20 |
9.5 |
84 |
B |
工程基础类 |
11 |
35.5 |
||
C |
外语类 |
4 |
4 |
||
II 通修课程 |
D |
思政类 |
8 |
11 |
38.5 |
军理类 |
2 |
2 |
|||
E |
体育类 |
1 |
2.5 |
||
K |
素质教育理论必修课 |
0 |
2.5 |
||
H |
素质教育实践必修课 |
0.5 |
1.5 |
||
F/G |
素质教育通识限修课 |
4 |
3.5 |
||
III 专业课程 |
I |
核心专业类 |
0 |
28 |
42.5 |
J |
一般专业类 |
0 |
14.5 |
||
学分小计 |
50.5 |
114.5 |
—— |
||
毕业最低总学分 |
165 |
注:外语类课程、思政类课程、军理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国家安全、素质教育实践必修课等修读要求见相关文件,其中:
①劳动教育课程要求:至少选修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及参加劳动月等活动,详见每学期劳动教育课程清单。
②创新创业课程要求:至少选修3学分,详见每学期创新创业课程清单,修读要求见相应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
③全英文课程要求:至少选修 2 学分全英文课程(外语类课程除外)。
④跨学科专业课要求:至少选修 2 学分跨学科专业课,详见《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的一般专业类课程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