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各系、中心、实验室:
我学院主办的首届“为民可靠性论坛”将于2017年10月29日在北航新主楼会议中心举行。论坛针对可靠性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旨在促进前沿学术交流,给青年学者提供向国内同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探索可靠性相关基础研究的特色发展之路,搭建研究创新和学术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可靠性领域研究的基础性和前沿性。
论坛将邀请机械、信息、管理等领域7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共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探讨基础前沿科学问题,交流最新进展与突破,共同研讨可靠性领域面临的挑战、机遇及未来发展方向。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的参与。
地 点: 北航新主楼第二报告厅
时 间:2017年10月29日(周日)8:30-18:00
联系人:罗龙飞 82337663 13910822090 艾 骏 82316413 13910632416
日程安排
时间 |
内容 |
|
8:30-9:00 |
开幕式 |
|
9:00-9:50 |
报告人 |
题目 |
施阳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长江讲座教授 |
A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Framework for Networked and Distributed Autonomous Systems |
|
9:50-10:40 |
王兆华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杰青 |
大数据背景下的居民低碳交通行为机理分析 |
10:40-11:10 |
茶歇 |
|
11:10-12:00 |
吴建军 北京交通大学,杰青 |
城市轨道交通网突发事件影响辨识与管控 |
12:00-14:00 |
午休 |
|
14:00-14:50 |
刘俊 中北大学仪器学院,杰青 |
极端环境下的传感与测试仪器 |
14:50-15:40 |
彭志科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杰青,长江学者 |
非平稳信号分析与应用 |
15:40-16:10 |
茶歇 |
|
16:10-17:00 |
王建强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杰青 |
汽车智能安全技术 |
17:00-17:50 |
姜潮 湖南大学机械学院,杰青 |
复杂结构不确定性分析与设计 |
17:50-18:00 |
闭幕式 |
施阳,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终身教授,长江讲座教授。
Yang SHI received the Ph.D. degree i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AB, Canada, in 2005. From 2005 to 2009, he w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Saskatoon, Saskatchewan, Canada. In 2009, he joined the University of Victoria, and now he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networked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 robotics and mechatronics, navigation and control of autonomous systems (AUV and UAV), and energy system applications.
Dr. Shi received the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Student Union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 in 2007. At the University of Victoria, he received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Teaching Excellence in 2012, and the Craigdarroch Silver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Research in 2015. He received the JSPS Invitation Fellowship (short-term), and w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during Nov-Dec 2013. His co-authored paper was awarded the 2017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Outstanding Paper Award. He is the founding Vice Chair of IEEE IES Technical Committee on Industrial Cyber-Physical Systems. He serves as Associate Editor for Automatica, IEEE Trans.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IEEE/ASME Trans. Mechatrnonics, IEEE Tra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EEE Trans. Cybernetics,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SME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He is a Fellow of IEEE, ASME and CSME, and a regis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王兆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杰青。长期从事资源与环境管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结题鉴定为“优秀”)、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以及作为执行负责人主持国家“973”计划等课题2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 余篇,多篇被SCI/SSCI/EI 检索和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材料全文转载,论文累计被领域内学者引用超过1500 余频次。是201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首都教育先锋先进个人”、“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和“全国发展商务研究成果奖”等荣誉,分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理工大学杰出中青年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
吴建军,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杰青。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网络复杂性、轨道交通流特性。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等10余项科研项目,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北京交通大学智瑾优秀青年教师奖等奖项。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检索论文60余篇,被SCI他引400余次,获得专利1项,是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通讯评议专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受邀担任了《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等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刘俊,中北大学教授,仪器与电子学院院长,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微纳机电系统、惯性器件与导航、动态测试技术等方向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总装创新探索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部级10多项,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多篇,被SCI、EI检索收录100篇,出版著作3部。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先后被授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防科工局创新团队和山西省创新团队。
彭志科,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机械与动力学院常务副院长,杰青,长江学者。主要从事机械振动相关的研究,涉及非线性振动理论及方法、振动信号分析、设备故障诊断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主持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60余篇,所发论文SCI他引1000余次,H指数为18,其中2篇为ESI(10年期)高被引论文,按Google Scholar检索,论文他引2000余次 , SCI单篇最高SCI他引280余次。曾获得2012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提名奖,201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0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是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噪声与振动学会会员、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
王建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杰青。1994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汽车运用工程系,同年考取吉林工业大学硕士,并于1998年考取吉林工业大学博士。博士毕业后,担任吉林大学交通学院讲师。2003年至2004年,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汽车系工作。主要从事智能车辆技术、汽车智能安全、交通环境感知技术、驾驶员驾驶特性分析与建模、车辆拟人化控制技术、车路协同与车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等19项;先后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和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是201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姜潮,湖南大学教授,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杰青。 主要从事汽车结构优化,汽车CAE技术,工程反问题计算,可靠性设计等方向研究。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973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是201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2012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30篇,SCI检索11篇,EI检索16篇,ISTP检索2篇;其中在计算力学领域的顶尖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和《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 Engineering》上发表论文4篇,在计算力学及机械领域的知名国际刊物《Computers & Structures》、《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Engineering Structures》等上发表论文8篇。是多个国际杂志审稿人。